姓名:吴雪婷
学院:新闻与文法学院
专业:广播电视编导
绩点:3.14
语言成绩:6.5
所获offer:悉尼大学、昆士兰大学、悉尼新南威尔士大学
出国留学意味着远离家乡,跳出舒适圈,去体验更多样的世界,是对自我的一次挑战。
因素:
1.出于个人发展的考量,希望提升学历。接触不同教育体系,体验国际化的学术环境。
2.对多元文化的好奇,希望能体验不同的生活方式,社会习俗和文化氛围。
3.能寻找更多机会,提升就业市场竞争力。
4.家庭的支持。
Q: 在决定留学前,你是否考虑过其他替代方案(如国内深造、工作等)?最终是什么让你坚定了留学的决心?
有考虑过国内深造。
从现实来看,国内考研现状竞争激烈,且选择性少,容错率低。国内硕士研究生学制通常为2到3年,相比之下,国外留学时间成本更低。同时我希望通过亲身经历来培养全球意识,丰富人生经历。
Q: 你认为出国留学能为你的个人成长和职业发展带来哪些独特优势?
个人成长:
培养个人独立性和适应能力。离开熟悉的环境,事情都需要亲力亲为,要独自应对学习和生活中的种种困难,克服语言障碍和孤独感以及文化差异。
职业发展:
提升学历背景,获得一些企业的“敲门砖”。有机会在留学期间进入该国就业市场,积累国际工作经验。国际化的教育背景和良好的外语能力某种程度上提升了个人竞争力。
Q: 在准备留学的过程中,有没有遇到过什么特别的挑战或困难?你是如何克服这些挑战的?
在准备留学的过程中,大体上有两个方面的事情需要兼顾。一个是学术成绩,平均分要尽量高,当时学校的课程还未完全结束,在前几学年的平均分够的情况下如何把剩下课程拿高分,将均分稳定在85以上。我专业考核方式是以论文居多,所以尽可能多与老师沟通,了解不同论文的要求以及评分点。另一个困难就是语言成绩,当时申请的学校语言要求是雅思成绩总分7,小分6,这对于当时的我来说无疑是非常大的挑战。但是很幸运,我遇到了很好的老师,有适合我的教学方式,再配合大量的刷题、练习,也达到了预期分数。
Q: 能否分享一个让你在留学准备过程中感到特别兴奋或难忘的时刻?
雅思出分的那一刻!记得那天早上查分时系统还没出成绩,后来是下午和朋友在商场的时候老师发消息提醒我查的分数。看到成绩后整个人激动坏了,一把抱住我朋友,俩人在那里蹦跶了好一会儿!旁边经过的一位陌生阿姨问我发生了什么事儿这么高兴,我朋友就在那里大声“炫耀”我的成就,周围的人听到了都在恭喜我。那是我印象非常深刻的一个时刻。
Q: 留学前的语言培训、文化适应准备等,你是如何进行的?这些准备对你的留学生活有何帮助?
语言培训方面:首先基于学校对于语言成绩的要求,系统的准备雅思考试。每天听说读写四个部分循环起来练习,不断的进行输入输出。前期主要聚焦在整体能力的提高上,针对弱点难点问题尽量解决;后期主要抓住效率最高,提分最快的部分去练习和下功夫。考试之外,我主要对于日常口语以及听力有过练习。刷英文视频,看英语电影,以及利用人工智能来对话都是还不错的方式。
Q: 在留学期间,你采用了哪些学习方法来提高自己的学术成绩?
我的留学生涯才刚刚开始,我目前做到的就是确保出勤率,课堂上没明白的地方在上tutorial时问清楚,写作业时多跟mentor沟通自己的想法,及时修改。
Q: 你认为留学期间的学习经历与国内有何不同?这些差异对你的学习方式和思维方式产生了哪些影响?
就这段时间的上课体验来说,我认为留学时课堂氛围更加轻松,有更多的机会和方式发表个人观点,作业很密集,且评估形式多样,对于个人自主学习能力及规划要求很高。当然,一定程度上这是由不同的授课方式以及教育制度决定的。
这种教学方式对我个人学习方式上的转变在于,我会更关注时间的分配管理,如何在有限时间内尽量高质量完成任务。在思维方式上,也许我更加自洽,且创新意识加强了,因为很多时候一个问题并没有所谓的标准答案,鼓励多元化的表达很多时候会打破标准的禁锢。
Q: 在留学过程中,你是否遇到过学术上的挑战?你是如何应对这些挑战的?
目前来看,我在英语书面沟通、学术文章写作这一块很薄弱。我设计了一个专注于此的个人项目,希望这个计划完成后,相关能力能够有所提升。
Q: 在留学国家,有哪些文化习俗或节日让你感到特别新鲜或有趣?你是如何参与其中的?
目前正在经历黑色星期五,在线上线下都会有不同力度的商品折扣。关注了自己喜欢的品牌和想要的东西,希望能有合适的价格购入~
Q: 能否分享一次让你深刻感受到文化差异的经历?这次经历对你有何启示?
在学习迎新日上,我参与了一个快速交友-破冰小游戏的活动。分了两个小组玩类似于你比划我猜的传递游戏,当有一题需要比划“上课”这个动作时,传递的第一棒恰好是中国人,他比了一个两小臂交叠放好的动作,就是我们国内小学生经常被教导的“请坐好”的姿势,相信中国人看到了基本都能明白。但是我们小组最后一棒一位澳洲白人女孩儿说出来的答案却与此大相径庭,赛后我们也向她解释了该动作的出处以及含义。这次经历让我明白有一些我认为是众所周知的事情可能并不是那么绝对,在不同的文化体系下,同一件事物的表达方式存在差异,在之后与他人交流、发表观点时,尽量表述的更清晰,寻求双方都能理解和接受的方式,避免产生误会。
Q: 你认为了解和尊重当地文化习俗对留学生活有何重要意义?
我认为了解和尊重当地文化习俗是使自己更好融入新环境的前提。留学生作为这片土地的外来者,了解和尊重当地文化能帮助我们加速适应新环境,减少文化冲突;避免冒犯,促进人际关系的建立。
Q: 在留学期间,你参加了哪些社团、活动或志愿者项目?这些经历对你的人际交往能力有何帮助?
目前我参加活动的有vocal confidence club, mindfulness club 和 outdoor activities club。这些经历提供给我了认识更多朋友的机会,帮助我提升自信,更敢于与他人交流。
Q: 通过参与这些活动,你结识了哪些有趣的人?他们给你的留学生活带来了哪些积极影响?
一位非常友善的台湾mentor,他总说我们会让他想起他年轻时刚到美国留学的经历,他了解我们的焦虑、孤独、以及语言困境,会以非常独特的视角提供给我们帮助和建议。几位可爱的本科生妹妹,她们的谈吐和行事方式让我感觉到超越自身年龄的成熟,执行力一绝、风趣幽默、想法奇妙,很多时候给我一种“原来事情还能这么做”的新奇感。
Q: 你认为在留学期间建立的人际关系对你的未来职业发展有何潜在价值?
我认为期间建立的人际关系是可以形成多元化的人际网络,可能会为我提供一些实习、工作的推荐和机会,以及一些相关行业信息。同时,人际关系中包括一些有经验的行业前辈、教授等等,可以为我的职业规划提供宝贵的建议。
Q: 在刚到达留学国家时,你是否遇到过语言障碍导致的尴尬或困难时刻?能否分享一个具体的例子?
刚落地澳洲,电话联系提前预约好的接机司机时,他给我说了具体的见面地点是在一个酒店大楼前。但是我拖着行李找了半天没找到,于是向一位机场工作人员问路,但是我忘记了那个酒店名称的具体发音,所以沟通了半天差点儿指错了路,后来又跟司机打电话问了一遍才确认,浪费了很多时间和精力。
Q: 面对语言障碍,你采取了哪些措施来提高自己的语言能力?这些措施是否有效?
多说多听多练,还有我前面提到的给自己设计了一个语言提高的project。目前来看还是小有成效的,起码在听力和说话自信心方面都有所提升。
Q: 你认为在克服语言障碍的过程中,有哪些心态或策略是特别重要的?
首先是接受自己,诚实面对自己目前的语言水平。还有要敢于多说,多尝试。比如我刚开始打电话办理业务时听不懂问题,那就多问几遍,大多数时候的工作人员都非常耐心,愿意向你解释,电话打多了,也就基本上能听明白了。最后要自信,try to be confident, fake it until you make it.
想对国教院说的话:
国际教育学院的老师们在我的留学准备过程中一直给予了我全方位的鼓励和指导。从我的个人实际情况出发,无论是择校咨询、后续申请支持,还是语言准备,每个环节都少不了国教院团队的帮助和支持,让我感受到他们的温暖与用心。专业、细致、责任心强是他们的代名词,他们始终把学生需求放在首位。在申请阶段中,有任何问题都可以随时和老师探讨,一起一次次的商讨出最优解。很多时候,老师的专业精神和耐心程度极大的减少了我的焦虑,让我多了很多信心。对我来说,他们不只是老师,更是朋友,聆听、陪伴、鼓励着我。